抗生素作為呼吸科常用藥物一直以來褒貶參半,對抗感染其“戰(zhàn)功赫赫”,而談到其副作用亦“劣跡斑斑”在臨床中小醫(yī)們探討著如何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對抗那些摸。不透脾氣秉性的球菌桿菌弧線菌們時,菌們也做出了極力反擊,其中一招即“借刀殺人”,這把刀就是抗生素本身。
而臨床中我們除了通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來評估療效外,血液檢查是極為重要的參考指標(biāo),當(dāng)應(yīng)用一些抗生素時,藥物本身就會對血液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影響,這或多或少會影響醫(yī)生對療效的判斷。為何一些抗生素可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血液系統(tǒng)呢?以頭孢菌素為例,其對血液系統(tǒng)造成的影響可能有:
免疫性溶血性貧血:頭孢菌素和其他β內(nèi)酰胺類抗生素一樣,有誘發(fā)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作用,其機制可能為藥物或其代謝產(chǎn)物與紅細胞膜成分發(fā)生作用,疏松或緊密結(jié)合后,導(dǎo)致新抗原形成最后發(fā)生免疫性溶血性貧血。頭孢菌素偶可附著于紅細胞膜上 的抗原和相應(yīng)抗體,或免疫復(fù)合物在補體作用下非特異性吸附于紅細胞膜上,并發(fā)生作用而引起溶血性貧血,其直接Coombs試驗陽性。
白細胞減少:與免疫機制有關(guān),藥物與血漿蛋白結(jié)合后成為全抗原,與相應(yīng)抗體結(jié)合為免疫復(fù)合物,在補體參與下覆蓋于白細胞膜上致白細胞破壞。
凝血功能障礙和出血并發(fā)癥:機制可能為(1)誘導(dǎo)對維生素K有反應(yīng)的低溶血酶原血癥(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證實);(2)產(chǎn)生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(出血時間延長可證實)(3)繼發(fā)于骨髓抑制產(chǎn)生的血小板減少癥;(4)免疫性血小板減少;(5)抑制纖維蛋白聚合(6)對雙香豆素的潛在影響。
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年影響過我們血液系統(tǒng)的抗生素:
1.注射用青霉素鈉:較為常見的血液系統(tǒng)改變?yōu)榘准毎麥p少,發(fā)生率2%~10%.
2.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:偶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、白細胞減少,發(fā)生率較低(0.1%~1%),但臨床可見。
3.注射用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:有報道見溶血性貧血、血小板減少、嗜酸細胞增多和白細胞減少,較為罕見。
4.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(舒普深):常見嗜酸細胞增多(3.5%),偶見中性粒細胞減少、血紅蛋白降低和血細胞比積降低、血小板減少(0.8%)。
5.哌拉西林他唑巴坦(特治星):臨床中偶可出現(xiàn)白細胞減少、中性粒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或增多,可有溶血性貧血,凝血功能異常者可表現(xiàn)為APTT延長、PT延長,上述情況較為罕見(0.01%~0.1%)。
6.注射用頭孢呋辛鈉:白細胞減少偶可發(fā)生,但不常見,西力欣可有中性粒細胞減少、嗜酸粒細胞增多的現(xiàn)象,血小板減少及溶血性貧血罕見(0.01%~0.1%)。
7.頭孢洛克膠囊:有報道粒細胞缺乏,中性粒細胞減少,溶血性貧血、再障性貧血,但較罕見。
8.注射用頭孢曲松鈉(羅氏芬):嗜酸粒細胞增多,白細胞減少,粒細胞減少,溶血性貧血,血小板增多或減少。
9.注射用頭孢他啶(泰得欣):全血細胞減少,粒細胞缺乏癥,溶血性貧血,淋巴細胞增多,血小板增多或減少,嗜酸性粒細胞增多。
10.注射用頭孢哌酮(先鋒必):曾有報中性粒細胞減少。
11.注射用頭孢米諾鈉(美士靈):偶見貧血、中性粒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。
12.美羅培南(美平):偶見粒細胞減少、血小板增多或減少、淋巴細胞增多、嗜酸性粒細胞增多(0.1%~5%)
13.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(泰能):曾有報道,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、白細胞減少癥、粒細胞缺乏癥、血小板減少癥、血小板增多癥、血紅蛋白降低、全血細胞減少癥以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。
14.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:偶見白細胞減少、粒細胞減少、貧血。
15.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:嗜酸粒細胞增多。
16.注射用阿奇霉素(希舒美):血小板減少。
注射用乳糖阿奇霉素(齊諾):白細胞、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計數(shù)減少
17.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(力派):偶見中性粒細胞減少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。
18.注射用替考拉寧(他格適):有報道粒細胞缺乏、白細胞減少、中性粒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、嗜酸性細胞增多。
19.萬古霉素(穩(wěn)可信):偶見紅細胞減少、白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、嗜酸粒細胞增多(0.1%~2%)
20.利奈唑胺注射液:有報道貧血、白細胞減少、全血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。
21.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(可樂必妥):偶見白細胞減少、嗜酸粒細胞增多、血小板減少等(0.1%~5%)
22.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(拜復(fù)樂):偶見白細胞減少、中性粒細胞減少、血小板減少或增多、PT延長
23.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鈉:常見可逆性粒細胞減少
24.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凈(科賽斯):常見貧血(>1%)
25.注射用兩性霉素B脂質(zhì)體:常見貧血、白細胞增多或減少(>5%)